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欢迎您!
城管24小时热线  12319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无障碍访问

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武汉推行“路长制”构建互动共治平台

发布日期: 2021-12-13 14:43   文章来源: 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能级和品质“双提升”和“两创一管”工作要求,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向街道、社区延伸,我市9月起动员部署推进路长制工作,推动路长制向基层延伸覆盖,解决一批“急难愁盼”的城市管理问题。

目前,我市“路长制”相关工作按照“七个一”统筹部署和“四步走”全面推进。全市183个街道(乡镇、区域)中有141个街道(区域)启动了路长制工作,启动率达77%;52个街道实现路长制全覆盖,覆盖率达28%,路长制工作开局良好。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市城管执法委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确保2021年底路长制覆盖率达到30%,2022年底基本实现路长制管理全覆盖,形成“互联互动、齐抓共管、共治共享”格局,探索出一条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共  治

构建“1+2+N”互动共治管理模式

“派单”“接单”,这不是外卖平台的关键词,而是武汉市城市管理新模式。

12月9日早上8时,汉阳区洲头街综合执法中心占见英的手机上,“路长制办公微信小程序”显示收到一条待处理事项:“巷子口被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挡住了,能过来清理一下吗?”

发信息的是鹦鹉大道上一名书店老板,他还配上书店门口被共享单车占据的照片。占见英立即联系路巡城管队员协助处理。不到10分钟,二人便赶到书店门口将共享单车清理干净。5分钟后,通过“路长办公”小程序将问题处理情况上报,系统中的“待处理”已经变成“已处理”。

汉阳区城管执法局介绍,占见英是汉阳洲头街于今年9月初推行“路长制”之后,上任的第一位“路长”,反映问题的书店老板,是一名志愿者,也是“路长制”当中的“共治力量”。而这个场景,就是“路长”日常工作的最典型片段。

路长是什么,为什么要推行路长制?市城管执法委执法监督处介绍,简单说路长是这条路上帮老百姓解决城市综合管理问题的人,一般是街道综合执法中心队员。配合路长工作的,还有楼长、店长和共治力量,协助路长自行发现问题并快速整改,简称“1+2+N”(路长+楼长〈店长〉+共治力量)路长制互动共治管理模式。

据介绍,楼长一般由社区(村)负责城市管理工作的人员担任,店长由“门前三包督导员”担任。共治力量包括区直相关部门、社会责任单位,协管员、网格员、保洁员等街道工作人员,社区群干、下沉党员、物业人员、志愿者等。

据悉,今年9月份,我市成立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动员部署推进路长制工作,在全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领域划分责任区,责任区设立路长,实行包保责任制,定路定岗定责定人。路长是责任区的宣传员、服务员、管理员,统筹楼长、店长及共治力量,强化联勤联动、现场办公、同向发力,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群众身边的城市管理问题。

共  管

“路长办公” 日行两万步方便群众反映问题

街道整洁了,交通顺畅了,环境更优美了,食客更多了……伴随路长制的实施,青山区恩施街的烟火气息越来越浓。

“3个月前,这里数十家餐饮店油烟噪音扰民,出店经营,交通拥堵不堪。”12月7日,钢花村街道办事处综合执法中心副队长闵德意说,今年4月份,恩施街升级改造全新开街后,成为网红打卡地,街区繁华的同时,出现了诸多扰民投诉,最多一天接到30多个投诉电话。在此背景下,青山区推行路长制,从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

“无论是居民,还是食客、楼长、店长,只要是网红街上发生的事,都可以向我反馈。”恩施街首任路长田飞介绍,能解决的,就地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向街道进行上报,再由街道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化解问题,正所谓“街道吹哨,部门报到”。

据悉,在恩施街口和社区办公区,田飞的电话随着“路长公示牌”进行了公开,方便居民及时反映问题。田飞说,当上路长后,每天步行2万多步,“虽然很累,但看到美食街烟火气越来越浓,感到很开心”。

不但如此,为实施路长制,青山区还在恩施街将一间约50平方米的商业门面开辟为路长制办公地,方便附近居民、商户面对面反映问题,拉近群众距离。

市城管执法委执法监督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路长制收到实效,先后开展“七个一”统筹部署。即,制发一个方案、成立一套班子、制定一套规范、搭建一个平台、开展一码服务、发放一封信、编撰一个导则。 其中,开发完成“路长办公”微信小程序管理平台,实现各角色在发现问题后从采集、处理到上报处置的全流程全闭环。同时,配套制定路长制工作规范和考核办法,明确责任清单、工作流程和15个大类、72个小项管理标准,建立完善的巡查发现、处理上报、协调处置、跟踪复核等工作体制机制。

“只有齐抓共管,才能织密管理网络。”据市城管执法委统计,截至11月底,全市已划分路长制责任区752个,共配备路长700名、店长1800名、楼长1708名、工作人员4205名、社会共治力量3101名,平台总用户数量达11514人。全市通过路长制平台上报处置管理类问题39万余件。

共  建

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最后一米”

“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12月8日下午2时,武昌区积玉桥街道B片区的“路长”李淑鸣在尚隆路巡查,片区里与执法管理有关的工作都由她来负责。巡查过程中,李淑鸣手机接到一条关于占道经营的问题,她和队员们随即赶往现场,并联系小区“楼长”,给商户耐心做工作,10分钟就解决了问题。

李淑鸣说,以前居民反映问题,往往需要层层转办,等我们接到信息时,过了时效,容易造成问题解决不及时。现在,居民通过新平台,反馈问题能直达我手里,解决更高效了。

据悉,为引导市民参与城市治理,市城管执法委开通“一码服务”,即“城管服务二维码”,用于公示路长信息,提供便民服务。二维码首页设有路长推介动画片,动员全体市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一封信,以及路长制公示栏、服务事项、“随手拍”小程序、武汉城管官网、“武汉城管”公众号五个功能模块。

如何联系路长?市城管执法委执法监督处介绍,随着路长制工作推进,各区街提档升级门前三包责任牌,新的责任牌中植入了“城管服务二维码”,市民扫描“城管服务二维码”,通过“路长制公示栏”,就可找到路长电话,直接向路长反映问题,还可以运用二维码中的“随手拍”和一键投诉,反映上报城市综合管理的问题。

积玉桥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范晓冬介绍,路长制明晰了管理范围和内容,责任到人。同时,也拓宽了居民反映问题的渠道,让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最后一米”。

“把路长制平台打造成城市管理智慧化平台窗口。”市城管执法委执法监督处表示,路长制平台是市、区、街三级所有来源问题的末端处置平台,下一步将群众投诉件、上级督办件、第三方检查问题等线索接入路长制平台,真正发挥路长制在街道综合管理体制的联动作用,让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共  享

2022年底基本实现路长制管理全覆盖

12月9日,市城综委办组织召开路长制第三次工作例会,通报上个月各区路长制考核情况,部署路长制“三进”宣传工作。

“三进”即进社区、进单位、进工地,送政策、送服务,发挥路长宣传员、服务员、管理员作用,按照“一类一策”精准宣传原则和“1+N+3”宣传标准,通过入户宣传、媒体宣传等方式,让服务对象了解城市管理事项及标准要求,营造共治氛围。

市城管执法委执法监督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1+N+3”宣传标准,“1”是门前三包责任牌,以责任牌为载体推广城管服务二维码;“N”是N张宣传海报,以海报的形式对城管服务事项、标准、要求进行系列宣传;“3”是三封信,向社区、单位、工地各发放一封信,动员其积极自治和参与共治。

据悉,为充分调动区街上下的力量,构建互联互动、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市城管执法委实行“四步走”,全面推进抓落实。即以培训促推广、以督导促推进、以考核促落实、以宣传促共建。

截至目前,市路长制专班组织召开市级视频培训会3次,赴区街培训17次,各区自行组织培训134次;对各区开展现场督导和抽查工作50次,发现问题200余个并督促整改;从建章立制、实施覆盖率、作为率三个方面对路长制进行城市综合管理考核,激发各区街工作热情;指导各区结合实际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涌现出一批优秀宣传作品。例如汉阳区制作《路长来了》《路长的一天》宣传短片,向市民群众推介路长制,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共治共享。

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工作安排,到2021年底,全市路长制管理覆盖率达到30%,初步建立与街道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路长制互动共治管理模式;到2022年底,路长制管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策划: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撰文:金 辉 胡 越 黄红波

周玉琴 殷莉红 

供图:市城管执法委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智能问答 | 网站地图

主办: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305号 办公时间 : 08:30-12:00 14:30-17:30 城管24小时热线 : 12319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25 鄂ICP备2024045322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