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JY2025035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9-26 16:00 文章来源: 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一、工作推进情况
2023年,为贯彻落实省住建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城市井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井盖设施维护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脚下安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委结合实际,印发了《全市城市道路井盖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我委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明确职责分工
我委会同相关部门及各井盖权属单位,依据《武汉市城市管线管理办法》,明确了“城管统筹、行业监管、权属负责”的三方管理机制:城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井盖及管线工程的规划、建设、运维、应急抢险等监管,权属单位承担井盖安全运行主体责任。
(二)统一技术标准
2023年,湖北省住建厅印发了《湖北省市政检查井盖新建和维护技术指南(试行)》,明确了车行道、人行道和绿化带井盖在材质、荷载、结构等方面的设置标准,我委督促各区城管部门及各井盖权属单位严格按照指南要求开展井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全市井盖设置规范、安全、美观。
(三)严格规范施工
市住更部门从施工、监管、验收三环节严格把控井盖质量、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在施工方面,督促施工单位依照相关规定要求,提高检查井施工质量,确保井盖无沉陷、高差、松动等现象。在监管方面,落实施工管理要求,从源头控制质量,现场对井盖进行抽样检查,杜绝不合格井盖使用。在验收方面,督促建设单位严把质量验收关,凡未达设计和规范要求的,须整改达标后方可重新验收,确保施工质量。
(四)提升运维质量
《湖北省市政检查井盖新建和维护技术指南》明确了各类井盖问题判定标准及处置方法,将虽不影响安全但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及居住体验的井盖下沉、异响等问题纳入病害处置范围。同时,《湖北省窨井盖安全管理工作指引》进一步细化了不同种类、风险等级的安全隐患处置方式与要求。我委督促各井盖权属单位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对井盖沉降、异响等问题进行优化处理,有效提升了井盖设施运维质量。
(五)全面排查整治
今年来,我委协调各相关部门,督导各井盖权属单位开展井盖整治专项提升工作,对全市所有城市道路井盖开展全面排查、逐一建档,将道路井盖基础信息集采并录入智慧路政系统,做到逐条道路、逐个井盖、逐一检查,不留遗漏。同时,按照“边排查、边整治”原则,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各权属单位利用路政平台,开展井盖问题的发现、上报、处置等流程,形成处置闭环,2023年以来累计整改井盖病害9.5万余处。
(六)推进智慧监管
为有效推进井盖数字化管理工作,我委已完成《关于推进城市道路井盖数字化管理提升智慧化水平的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目前正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拟基于数公基平台,在全市逐步推进城市道路井盖管理数字化转型,实施道路井盖“一盖一码”数字化改造,建立健全责任清晰、协同高效、运行顺畅的井盖管理机制,目前正在武昌区公正路、中北路开展数字化改造试点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
为持续提升我市井盖整治水平,我委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深化协同治理。我委联合水务、经信、通信、城建、公安等部门,持续推进全市道路井盖三年提升计划。对全市道路井盖设施开展全面检查和维护升级,着重处理建设施工、日常管养中的突出问题,确保今年完成更新整治问题井盖不少于2万个。
二是积极推进井盖“数字化确权”。我委将继续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及井盖权属单位,按“水、电、气、通信、路灯、公安交通”六大行业,逐步完成所属井盖信息排查,实现城市道路井盖“数字化”信息采集登记全覆盖。同时,基于前期试点经验及各相关部门意见,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推进井盖“一盖一码”数字化改造工作,探索构建数字化联动处置体系,实现城市道路井盖一网统管、精准治理。
三是加强责任落实,抓好巡查整治。我委将督促各权属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网格化巡查机制,重点加强人流密集区域和高风险路段检查。依托智慧路政平台,实现问题发现、处置、验收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病害井盖及时处置。同时计划将井盖管理纳入绩效考核,督促权属单位加强井盖管理,切实守护市民出行安全。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