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欢迎您!
城管24小时热线  12319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无障碍访问

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JY2025007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9-26 16:04   文章来源: 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一、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我委充分发挥武汉“桥梁之都”的特色优势,积极探索桥下空间创新利用模式,制定了相关规范标准,实施了多个试点项目,推进了环境整治工作,有效促进了城市环境改善和功能完善。具体工作包括:

(一)科学编制规划。通过前期的考察工作及学习其他城市先进经验,我委组织市规划院完成了《武汉市城市桥梁桥下空间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一是明确了“安全至上、公益优先、统一规划、规范管理”的工作原则,二是明确桥下空间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引入休闲游憩、公共服务、综合管理等三大类激活功能;三是明确了“二环以内景观为主、二环景用融合、二环外功能为主”的总体利用布局。通过统一规划,为我市桥下空间规划利用工作提供指南。

(二)完善政策法规。桥下空间利用是全国城市桥梁管理领域的新方向、新思路,我市在该领域顶层设计方面还不够完善。对此,我委积极推动修订《武汉市城市桥梁隧道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桥下空间利用法律依据;同时组织制定《武汉市城市桥梁桥下空间利用管理办法》,完善桥下空间利用管理机制,明确适用范围、基本原则、职责分工、审核流程、利用要求、违法整治等内容,为下一步规范利用打好基础。

(三)推进项目试点。为进一步盘活城市桥梁桥下空间,提高利用效率,我委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制定了《武汉市城市桥梁桥下空间整治及试点利用工作方案》,确立了“发掘可用空间、激活灰色空间、打造特色空间”的工作目标,并先行启动了首批14处桥下空间试点项目,根据不同地段、不同环境,确定桥下空间利用主题。截至目前,在规划、园林、建设、公安交管等部门的配合下,黄浦路立交“桥见·学享空间”、国博立交“冰雪轮运动”公园、墨水湖北路高架“童趣动物乐园停车区间”等9个项目已顺利完成,获得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点赞。

(四)鼓励公众参与。在推进黄浦路立交、二环线罗家港段试点利用过程中,我委通过组织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坚持问计于民、服务于民的理念,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桥下空间利用项目,打造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红打卡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公众幸福感、获得感。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资建、园林、住更等部门,进一步推进全市城市桥梁桥下空间利用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桥下空间利用试点及环境整治。我委将会同相关单位总结前期试点经验,持续谋划、推进新的桥下空间试点项目,计划在2026年底前完成3-5处示范性项目,满足市民在交通出行、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多元需求;同时,强化跨部门协作机制,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力争2026年完成80处以上的环境治理,协同市园林局重点做好高架桥下空间改造中的绿化养护与景观优化工作,切实维护现有绿化成果,全面提升城市高架桥下区域的园林景观品质。

二是进一步探索桥下空间公益性运行“新模式”。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内,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桥下空间公益性运行“新模式”,建立以发挥公益功能为主、提供配套性商业服务为辅的开发运行机制,以有限的配套性服务收入平衡资金投入及运行支出,以此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促进桥下空间利用良性循环。

三是强化桥下空间利用宣传引导。结合我市大江大湖大桥特色,加强桥下空间利用宣传,通过媒体报道、社区宣传等多种形式,展示桥下空间利用成果,提高市民知晓度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整治利用氛围,促进桥下空间利用良性循环。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智能问答 | 网站地图

主办: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305号 办公时间 : 08:30-12:00 14:30-17:30 城管24小时热线 : 12319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25 鄂ICP备2024045322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