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JY2025000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9-26 16:05 文章来源: 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一、建议中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动发展慢行交通工作。近年来,市公安局高度重视慢行交通及无障碍改造工作,切实推动慢行交通的发展完善和品质提升。一是建立了工作标准。高度重视慢行交通路权保障,会同市住更局研究出台技术导则,明确新改扩建道路,必须保障非机动车、行人、轮椅等通行路权,并落实“无障碍”“零高差”的建设要求。二是研究推进了慢行三年行动计划。在试点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2025年需要改造的道路,纳入2025年改造计划优先实施,同步进行路口慢行一体化改造,逐条道路改进,逐步改善慢行条件。2025年至2026年,交管部门将配合完成道路的慢行改造工作,提升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环境。三是加强了路口交通秩序的管理。以全市50个主要路口为重点,组织警力落实常态化的守控力量,提升路口“见警率、管事率、规范率”,对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违法行为进行劝导处罚,不断规范非机动车的通行秩序。
(二)全面改善慢行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近年来,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和《武汉市无障碍建设和管理办法》,编制印发了《武汉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及建设技术导则,大力推进实施“文明交通 畅行武汉”(2025-2027)三年行动,特别是城市新建、改建、扩建道路严格落实无障碍设施标准,实现了人行道口、出入口及人行横道处,缘石坡道、盲道设置率100%。
(三)持续推进缘石坡道“零高差”整治提升。近年来,针对市民群众绿色出行需求不断扩大的现实需求,市城管执法委按照2021新改版的《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一是对人行道与路口路面进行缓坡化改造,让路口与慢行道无缝衔接,提高通行舒适性。二是针对原有三面式降坡宽度不足的问题,适当加宽间距,采用全宽式降坡施工工艺,方便市民群众电动自行车出行,提高快速通行效率。三是结合现场实际需要,部分点位采用沥青铺设方式,保证坡道路口连续平整。
从2023年底起,市城管执法委督促各区围绕学校、医院、重点商圈等人行密集区域,分批次对全市主次干道缘石坡道进行降坡。2024年,全市已完成156条道路缘石坡道改造提升。2025年,市城管执法委持续开展缘石坡道“零高差”改造工作,切实推动人行道“削坡去坎”。
二、下一步计划
下步,我委将按照规划部门编制的系统性更新改造规划,会同公安交管、住更部门依据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科学推进无障碍改造工作。
一是严格建设标准。市住更部门加强督促指导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建设新改扩建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投入使用,确保无障碍设施有效衔接贯通,强化系统性与完整性。同时,结合市交管部门“三微六边”及“慢行交通一体化”工作,改造提升区域及路口慢行条件。
二是加强路口交通秩序管理。市交管部门将加大路口交通秩序管理力度,逐条路段推进新改扩建城市道路保障通行路权,并严格落实无障碍零高差要求,有效提升全市慢行交通环境水平,保障市民出行便利安全。
三是持续推进持缘石坡道“零高差”整治提升。市城管执法委将持续开展缘石坡道“零高差”改造工作,督促各区结合城市更新等工作,加速推进洪山路、环湖路、宏图路、中山路等150条缘石坡道降坡,同时鼓励各区城管部门主动探索新工艺、新方法、新手段,打造特色化、人性化人行道通行空间,让市民群众安心舒适通行。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