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欢迎您!
城管24小时热线  12319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长者专区 无障碍访问

2024年武汉市城市管理重点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5-02-17 17:34   文章来源: 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2024年,全市城管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打好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收官之战,打造洁净、韧性、智慧城市,服务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全面彰显新时代英雄城市新风貌。城市管理工作实现“四升两降”,即城市洁净指数、亮化水平、特色品牌、群众满意率进一步提升,负面舆情、安全事故下降。

一、扛牢政治责任,加强城管工作统筹

(一)强化政治担当。坚持区域协同、部门协同,圆满完成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环境保障任务。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国务院安全生产专项巡察、市委燃气专项巡察安排部署,强化问题整改动态清零,开展行业特许经营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组织两轮极端雨雪冰冻天气集中攻坚,顺利完成跨年夜、樱花季、汉马、渡江节、长江艺术季等1000余场次保障任务。牵头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开展桥隧、燃气等重点场景应用。

(二)完善常态调度。发挥“大城管”优势,健全联动共商、信息共享、问题共治、实效共评“四共机制”,变“高频考核”为“定期讲评”,推动解决桥下空间、闲置空地、交通秩序、绿化带违停等城管重难点问题。

(三)深化“一网统管”。开展“数公基”建设试点,完成10类150万城管设施部件编码赋码上图,优化智慧燃气、智慧环卫、智慧桥隧等应用,突出问题及时整改率达95%以上。

二、深化垃圾分类,健全垃圾治理体系

(一)推进分类设施建设。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行动,配套分类导则、指引和设施建设图册。全面推动居民小区撤桶并点,微改造投放点2.4万个,建成分类收集设施1600余座,新改扩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52座,配备分类收运车辆近3000台。开展“专项回收日”活动,回收大件垃圾2800余吨。

(二)持续加强宣传发动。举办“武汉以我为荣·垃圾分类篇”发布活动,建成垃圾分类主题公园2座、宣教馆38个,推出3条分类主题文旅线路,开展分类宣传活动5000余场次,组织“开学第一课”,面向垃圾分类重点人员开展全覆盖培训,组织志愿服务活动4200余次。汉阳区代表我省获得全国分类达人说第三名。

(三)规范建筑垃圾管理。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实施《武汉市建筑废弃物分类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规划(2024-2035年)》,建设5处弃土消纳场,完成问题点位清零。加强信息化监管,试行电子三联单,完善台账管理,健全全链条监管机制。

三、突出精细治理,提升市容环境品质

(一)深化精致环卫。制定环卫精细化管理导则,优化保洁勤务,组织开展“三清”专项整治,促进收运作业桶车同步、无缝衔接、工完场清,新增新能源环卫车辆1320台,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洁净率实现新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

(二)优化城市秩序。坚持小切口、微改造、精提升,完成100余处空置地块改造,实施300余处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加大违法占道控管,推进600余处早夜市规范外摆经营。加强共享单车规范停放,集中治理40处问题突出点位,施划“电子围栏”1.4万处。修订户外广告招牌设置指引,拆除大型违规广告290处、破损招牌3000余处。统筹景观照明亮化工作,组织节点悬挂灯笼、中国结、国旗,营造良好景观氛围。

(三)强力拆违攻坚。坚持控增量、减存量、管源头,组织“集中拆违行动”46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70余万平方米。制发《违法建设没收案件办理的指导意见》,探索违建罚没机制,攻克一批信访难题。

四、完善设施功能,用心办好民生实事

(一)降坡去坎打造幸福出行。突出“角度广、坡度缓、衔接平”,组织158条主次干道缘石坡道“零高差”改造,开展雪毁道路专项整治,修复破损人行道27.7万平方米。

(二)资源利用提升活力空间。制定桥下空间利用规划、工作导则、实施方案,推动5处示范点位改造提升。开展武汉长江大桥线缆整治,改善桥梁外观环境。深化“厕所革命”,新扩建城镇公厕158座,完成城镇公厕适老适幼改造336座。

(三)重点治理改善城市家具。整治问题井盖4.6万个,实施200条市政道路架空线规范捆扎,拆除废弃线杆623根。开展60条市政道路管线箱柜美化,拆除违法新增箱柜130个,排查整治问题围挡310余处。

五、压实责任链条,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一)组织燃气安全攻坚。加快推进“问题管网”攻坚,改造老旧管网604公里,安装户内安全设施131万户,发现整改各类燃气安全隐患4.1万处,实施“瓶改管”4.4万户。落实瓶装气行业钢瓶“8+1”全流程配送,钢瓶充装配送比提升至92%。我市10起燃气执法案件被列入全省城镇燃气领域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二)强化桥隧安全治理。探索一屏统览、一网统管、一体联动智慧应用,及时发现桥隧类病害8万条,有效防范处置突发事件480余起,全年桥隧安全事故“零发生”。实时监测822座城市桥隧安全,实施杨春湖立交桥等12座桥梁抗倾覆加固工程。

六、坚持依法行政,增强执法管理效能

(一)强化法治支撑。推动《武汉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立法修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水域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等基础调研。制定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两张清单,清理城管执法事项,明确市区街三级职责,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

(二)加强执法监督。深化市级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平稳做好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干部人员转隶。完善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推行包容审慎执法、共情执法,做好赋权街道执法事项运行监管。明确高频事项执法流程,探索难点问题依法管理路径。

(三)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制定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十条措施,建立53家“水电气共享营业厅”实现联合报装,推行建筑垃圾运输服务许可事项“免检”,实施天然气“欠费不停供”,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审批业务879件,双评议满意率达100%。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智能问答 | 网站地图

主办: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305号 办公时间 : 08:30-12:00 14:30-17:30 城管24小时热线 : 12319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1000025 鄂ICP备2024045322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