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两个功能” 发挥堡垒作用
——2024年度“支部建设加强年”行动优秀案例
发布日期: 2025-02-17 10:29 文章来源: 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武汉市城市道路桥隧事务中心党委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市直机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政治标准考虑问题、谋划工作、组织活动。以开展“支部建设加强年”行动为载体,以建强基层党支部为抓手,努力打造“政治功能强、党员队伍强、堡垒作用强”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持续为全市城市桥隧安全运行筑牢坚实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案例背景
武汉市城市道路桥隧事务中心负责全市城市道路桥隧的行业监管和市级直管道路桥隧养护维修的具体事务性工作。中心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各党支部在党委引领下,抓好管辖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以及组织、宣传、服务群众等工作,始终秉承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的理念,全面推动党建工作与桥梁安全工作深度融合,其中,第一党支部由9个科室43名党员干部组成,平均党龄13年,第一党支部以保障道桥隧安全为目标,不断加强支部建设。市道桥中心连续两年荣获全市“安全生产优秀集体”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带头践行“两个维护”,突出政治功能
强责任。构建中心党委引领、中心纪委监督、党支部落实的“三级同抓”格局。第一党支部在中心两委的带领下,培养选拔政治、作风、能力过硬的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严把支部委员提名选任标准,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分布情况,合理优化党小组设置,选优配强党小组长,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良好局面。
勤学习。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为提高学习劲头,强化学习效果,精心收集“党建+业务”学习内容,形成每月“主题党日资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精准推送党员干部;广泛征集业务知识培训课题,不定期开展中心综合大讲堂,将“一人讲,多人听”的传统学习方式转为“人人讲,大家谈”的互动式学习,推动党员干部将政治理论融入道桥隧管理中,全面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抓规范。支部严格按照标准步骤和规定程序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党内政治生活熔炉作用。党委对支部实行分类指导,及时解答支部反映的问题。支部间进行互学互鉴,第一党支部联合其他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示范化建设现场交叉观摩会,取长补短,总结经验,共同提高,实现党支部建设从“会不会”向“好不好”转变。
(二)加强教育管理监督,带好党员队伍
聚人心。积极发扬党内民主,畅通职工发声渠道,倾听职工心声,了解职工需求,汇聚最广泛的集体智慧,结合支部实际开展党务政务公开,扩大职工知情权,增加工作透明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组织党员实地参观,现场教学,让党员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红色基因,感受武汉建设发展,激励党员担当作为。运用党建活动室、心灵加油站等阵地,因地制宜举办职工喜闻乐见的“巧手生花、扇藏优雅”、“健康伴我行 道桥人人行”健步走、心理咨询辅导等文体活动,让职工感受党组织的温暖和关爱,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党员在桥梁维修加固、病害隐患整治工程等急难险重中冲在前、干在先。
树典型。2024年,1名党员荣获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支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组织荣获“最美城管人”、“两优一先”代表等为城管系统工作人员宣讲道桥隧安全管理知识,传授日常管理经验。积极运用平台和媒体宣传“守护国家安全”典型人物代表,营造学先进讲奉献良好氛围。以党纪教育专题学习为契机,开展“四讲”活动,落实书记带头讲、先进示范讲,党员普遍讲,青年接力讲,通过党纪法规月月学、撰写清廉家书、举办清廉诵读、开展清廉答题等活动,引导党员知廉、敬廉、守廉、践廉。
解民忧。支部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五共”工作法,通过联席会议、群众座谈和实地走访,与共建社区共谋共商共管民生项目,解决民生急难愁盼,携手实现共同缔造。为共建社区增添活动室折叠桌椅,改造电动车棚,建立微型消防站,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推动主责主业发展,发挥堡垒作用
保安全。支部把服务保障中心工作作为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每名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本职岗位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党员立足岗位,务实担当,精耕细作,为桥隧开展定期健康体检,为病害开展分析研判,组建桥梁安全应急队伍,及时调度处置突发事件,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作风正、能力强的桥隧管理团队,确保及时准确掌握全市城市桥隧运行状态。
促发展。在推进支部强基提质中,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引导党员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桥梁安全新技术应用。推动桩基和空心板检测技术应用,目前新技术已作为参编单位完成国家行业标准文稿编制工作,纳入省建设项目科技计划。通过建成武汉市道路桥隧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实时监测、实时预警、实时研判。
惠民生。党员干部在主责主业上尽显担当作为,勇挑重担,积极攻克工作中的难题,为市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在新武黄立交维修加固工程中,为最大限度减少道路封闭施工对周边居民、高校师生出行影响,该项目选择在暑期进行,党员干部不分昼夜,连续奋战,比原计划提前1周完成施工。在城市桥梁立面环境整治项目中,为减少施工噪音、扬尘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优选打磨机具和降尘设备,拉大作业间距、增大降尘频次,临近居民区合理安排夜间作业时间,努力提升环境品质。在精细化管养方面,实施城市通道照明改造,升级灯具控制系统,提升通道照度,降低设备能耗。
三、创新亮点
用好青年力量,激发“青”动能。近几年,中心注入了一批学历层次高、综合能力强的青年干部,为中心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供有力支撑。中心充分重视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和教育。组织开展青年干部共话廉青春、共谈“桥”经验等特色活动,充分发挥青年干部特长,充分肯定青年干部工作业绩,让青年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年党员撰写的“一封家书——写给10岁的你”获评市直机关第七届“廉政好声音”优秀作品。今年完成新一届团支部委员选举工作,团委成员平均年龄27岁,优先把优秀青年武装起来,以青年骨干带动单位,促成业务发展。
发挥专业优势,推广经验做法。作为专业技术型事业单位,中心致力于提升党组织战斗力,推进道路桥隧养护高质量精细化发展。党员技术骨干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市级直管桥隧市场化管养模式,制定《市道桥中心桥梁隧道养护及运营项目综合管理办法》并向全市推广,全市基本实现城市道路桥隧专业市场化管养全覆盖。武汉市道路桥隧安全监管平台经过8年的建设时间,已完成从点到面到综合分析阶段的跨越,成为武汉市城市桥隧管理重要工具。
四、成果成效
(一)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以党建引领中心业务行稳致远,确保桥隧安全管理工作不偏航、不走样。在坚持用政治理论研讨、主题教育学习成果指导服务工作基础上,支委班子更加坚强有力、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员组织生活更加严肃认真、党员队伍更加充满活力。
(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党建引领中心业务攻坚克难,围绕“保安全”“提品质”目标,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支部始终顶在一线,党员始终冲在最前,持续提升桥隧管理水平,未发生一起桥梁安全事故,全市城市桥隧安全可控,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三)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以党建引领中心业务创新开展,积极探索道桥管理新路径、新方法,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可复制借鉴的工作经验,培养锻炼出一批守正创新、业务精通、视野开阔的党员干部队伍,为推动桥梁安全工作先行示范提供有力保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