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初心”遇见“绿色使命” 先锋引擎驱动青春力量
——“i武汉i分类”先锋队探索生活垃圾分类高校志愿服务“武汉经验”
发布日期: 2025-07-29 15:06 文章来源: 武汉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中指出,要继续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市城管执法委分类中心党总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合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资源,打造“青年i分类”高校志愿服务品牌,创新构建“1+16+N”志愿服务体系,组建348支志愿者队伍,构建起全域覆盖、多级联动的志愿服务矩阵,为绿色城市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齐心协“绿”,激发党建新活力
深入探索“党建+垃圾分类”新模式,有效将分类宣传与支部建设融合,“i武汉i分类”先锋队进入6所高校开展“开学第一课”巡演宣讲活动,利用展演垃圾分类小品节目、有奖问答互动、课程教学、实地指导等形式开展垃圾分类专题培训,让分类知识变成分类常识、让分类行动变成文明分类行为。会同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开展“金牌宣讲员”大赛,借助“青年宣讲团”“红领巾讲解员”等力量,选树志愿宣讲百人库,引导更多高校学子加入宣讲员队伍,共同维护美丽校园环境。
△青年学生走进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展暑期垃圾分类研学活动
校地协同,拓展实践新阵地
在统筹协调、联通共享上下功夫,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首个校地合作社会实践基地,将垃圾分类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打通青年学子参与城市基层治理路径,为城市管理“建言献策”。同时,借助校地科研平台,围绕“环境卫生责任制”“不分类不收运”“餐厨废弃物收运”“前端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文明投放习惯养成”等政策要点,探索建立标准化培训课程体系,为环卫事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新动能。联合团市委,将垃圾分类课程纳入全市500个“寒暑期托管班”、190余个“周末学堂”,组织近3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托”起垃圾分类新阵地。
△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洪山区“垃圾分类进万家”活动
青春聚力,培养志愿新力量
联合团市委开展2025年武汉市生活垃圾“青年i分类”志愿服务实践项目,常态化招募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经济学院5所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从视觉设计、互动体验、科技应用等方面着手,签约志愿实践项目39个,涵盖AR环保课堂、分类游园会、艺术装置展览和音乐会等,把垃圾分类转化为可感知的审美体验。依托“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城管夏令营”“我为分类献一计”“高校垃圾分类社团”等系列活动,让青春力量在环保事业中绽放光彩。
△“i武汉i分类”先锋队将垃圾分类知识带进暑期托管班
智创分类,搭建服务新平台
依托全国统一志愿服务应用平台“志愿汇”和“分类行”微信小程序,已完成志愿者注册16.9万人,累计发布3.6万余次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涵盖桶边督导、垃圾分类指导、社区清洁家园、大件垃圾专项回收等多个版块,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95.5万小时。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依托“志愿汇”app,开发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专区,通过开设参加活动、金牌宣讲员、微课堂等功能,为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实践服务开辟新渠道,共同推进高校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更上新台阶。
未来,市城管执法委分类中心党总支将持续激发先锋动能,充分发挥“i武汉i分类”先锋队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校地共建模式,建强青年志愿服务矩阵,让绿色环保理念走“新”更入“心”,为支点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共同绘就英雄城市绿色生态画卷。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