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四线一口”绘新美画卷
发布日期: 2025-09-02 11:47 文章来源: 人民网
自“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启动以来,武汉市武昌区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从铁路沿线的“安全突围”到双湖桥片区的“生态蝶变”,从交通动脉的“微改造”到景观节点的“精雕琢”,用系统性思维织就了一幅“城在园中、路在花中、人在景中”的现代都市画卷。这场覆盖交通干线、水域岸线、景观节点的综合整治,不仅破解了困扰居民多年的环境难题,更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诗意生活从愿景中照进现实。
△铁脉新生。
铁脉新生:从“安全痛点”到“民生亮点”的治理突围
京广线相国寺居民区周边,曾经的铁路沿线一直是居民心中的“老大难”问题——杂草丛生、垃圾堆积,更有居民为祭扫而翻越铁路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如今,这里焕然一新的环境生动诠释了“四线一口”整治工作中“民生为本”的理念精髓。
武昌区携手武汉铁路局,在京广线相国寺铁路沿线建设90米下穿涵洞,同步完成地面硬化、照明及排水工程。“新建的涵洞宽敞明亮,骑着电动车都能直接到!”居民李阿姨的感慨道出了整治实效。针对无围墙区域,紫阳街道协调上级职能部门创新实施了“顶部防爬刺+底部隔离栏”的物理隔离方案,新建150米围墙并加装8处高清监控,封闭式管理让安全防线再升级。
“封闭环境加复杂居民构成,滋生了违规种菜、垃圾堆放的陋习。”紫阳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为彻底提升卫生环境,区街联动打响“环境保卫战”:社区张贴《整治公告》,通过“微信群宣传+入户劝导”争取居民支持;街道组织“红色清道夫”志愿服务队与专业施工队,清明节前后共清运了54车陈年垃圾,整治6处违规菜地共40平方米,并对空地进行硬化。社区喻大爷带头参与35次大型整治行动,“党员就该带头上”的誓言,化作清除杂草、清运垃圾的实际行动。
为确保成果不反弹,紫阳街道建立“扫、巡、护”三位一体机制,网格员每日巡查整改问题;梅隐寺社区设立“大件垃圾处理处”,专人巡查清运;清明期间配备10个祭祀铁桶,引导文明祭扫。如今,相国寺沿线实现“三无一有”(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违规菜地,有长效机制),居民口中“环境比以前好多了”的朴素评价,正是整治成效最真实的写照。
△改造后的双湖桥片区。
立体焕新:双湖桥片区的“湖城共生”与民生温度
武昌区双湖桥片区以“水清、岸绿、路畅、景美”的蝶变,诠释了“四线一口”整治中“生态+民生”的立体维度。
武昌区水务部门以“微改造、生态化”思路,开展水域“大扫除”:清理水草1240吨、岸线垃圾68吨,在浅水区域补种再力花5120平方米、荷花320平方米,水果湖围格铺设2400平方米铜钱草,720平方米浮岛栽满美人蕉、鸢尾,形成800米生态“绿毯”。引入7台喷泉曝气设备增强水动力后,水体透明度提升至1.5米,“水下森林”摇曳,鱼群翔集、水鸟嬉戏,市民感叹“散步时总能看到野鸭游过,空气里都是青草香”。
市民出行的舒适度提升不仅在于“美”,更是藏着“绣花功夫”。
“亭子下面很宽敞,整体风格和楚汉路也很搭,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武昌区交通部门在东湖路与楚汉路十字路口搭建的4座遮阳亭,借鉴传统廊亭风格,顶部封闭、四周通透,成为“挡阳遮雨+景观打卡”的双重空间;更令人惬意的是“天然遮阳伞”——从放鹰桥到双湖桥,东湖路的法桐树冠如绿色屏障,林荫下的休憩长椅,能让路过的市民享受片刻的悠闲时光;中南医院渠化岛12株法桐形成“森林式等候区”,外卖小哥笑称“体感温度至少低了三五度”。
武昌区城管执法局开展“地毯式”巡查,修补东湖路、洪山路车行道1000余平方米,修复人行道破损50余处,实施缘石坡道零高差改造,井盖维修与路面“无缝衔接”,共享单车“分色停放”亦成为靓丽的新风景;30余座箱柜加装金属装饰罩变身“街景小品”;针对白鹭街、天鹅路等路段的170余根金属车挡,水果湖街道专业团队进行除锈刷漆翻新,黄黑相间的醒目外观与周边绿植相映成趣。
△花径织城。
花径织城:“绣美”路网串联城市生态诗行
武昌区以“四线一口”景观节点为脉络,用“绣花功夫”精心雕琢园林绿化,让东湖路等主干道化身“花路”,串联起城市与自然的诗意对话。
东湖路从梨园转盘至中北路口4公里路段,曾因“绿多花少”略显单调。在武昌区城管执法局以“龟背形地形+层次植物”升级改造渠化岛后,梨园转盘主花坛改造成“树绿花繁”的圆形花园,中分带种植超级海棠、三角梅等“花量大、花期长”的时令花卉品种,四季花开不断。作为“四线一口”景观提升重点,东湖路中分带形成“四季花廊”:冬季茶梅、紫罗兰傲雪,春季海棠绽放,夏秋三角梅热烈,车行其间如穿行花径。
双湖桥渠化岛微调地形后,栽上桂花、月季、天竺葵,成为市民拍照打卡地。“这个路口像花园一样!”游客刘先生举着手机为家人留影,镜头里的超级凤仙与草坪构成流线型花境,与水果湖岸线上的植物群落遥相呼应。中南医院渠化岛则新增了约100平方米的长春花,通过精心梳理乔灌草层次,营造出“步移景异”的立体景观效果;而双湖桥左右两侧的精品花箱栽种了千日红等多种时令花卉,既美观又实用,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生机。
“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开展以来,水果湖隧道口与双湖桥路口再次优化,新增桂花、梅花等乔木与草本花卉,让“绿廊”更添层次,“城在园中、路在花中”的愿景逐步落地。在中南医院对面的水果湖北岸口袋公园,武昌区城管执法局在原有景观基础上,在法桐树旁修建了一个带状花坛,花坛内种上花草树木,配以景石。花坛边增添了石椅,市民可以坐在法桐树下乘凉、赏湖景,让城市绿意从视觉美化向功能服务拓展。
“每天走在花路中,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市民王女士的话,道出了环境整治带来的一系列转变。
武昌区“四线一口”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用“民生为本”的初心与“绣花功夫”的匠心,让城市不仅有“净齐美”的颜值,更有“宜居宜业宜游”的温度。随着整治行动深入,这幅以“民生为笔、生态为墨”绘就的现代都市图景,正为武汉高质量发展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