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区盘活外摆夜市服务民生
小区靠街面的商铺门前空位,白天供市民泊车,晚上准许经营外摆夜市。11月22日,武汉市硚口区城管执法局邀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调研汉水桥街道和古田街道提质外摆夜市,服务民生的经验。

△汉水桥街3506小区门前的外摆夜市
夜市外摆点位是城市烟火气的鲜活载体,更是平衡市容秩序、交通安全与民生需求的关键纽带。汉水桥街道综合执法中心负责人介绍,3604小区外围临街的8个商铺,此前由于周边环境缺乏烟火气,有6家商铺一年多难觅承租人,商铺门前的空地成了附近上班族的停车场。
据此,街道多次实地调研,并征求附近居民意见,决定将该区域空地进行“复合利用”:白天作为停车场,满足附近上班族的泊车需求,夜间则将该处离居民区间隔较大的空地打造成规范的外摆夜市。
政策一出,所有商铺很快就租了出去。街道为此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上门入户宣讲政策,提前化解商户经营与民生生活间的矛盾,严格落实外摆规范,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组建商户联盟共管共治,实现了城市烟火气与管理秩序的有机平衡。
古田街道负责人介绍,街道对古二夜市不仅重点筑牢燃气安全、食品安全防线,还在加大环卫保洁、秩序规范力度的同时,发挥商户自治的主动性。

△螃蟹特色街外摆夜市
“我们古二宿舍楼下的外摆夜市生意红火,退休后应聘到夜市上的一家烧烤店打工,我每天除了摆桌铺垫放篓迎接第一批顾客之外,还在打烊后洗刷地面,干净的就餐环境让顾客越来越多。”周小哥烧烤店员工朱女士说,退休后干这份工作,收入还不错。

△古二外摆夜市
武汉市政协委员、古田街万人社区书记辛正文说,外摆夜市提质,不仅保障了商户合法经营权益、满足市民多元消费需求,而且还进一步厚植了城市烟火气、优化了市容环境秩序,让市民生活更具幸福感,替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民生活力。
参与调研的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打造网红标识、提升夜市形象、赋予特色文化底蕴等方面提出了专业见解,商户代表坦诚反馈经营难题,居民代表聚焦“便民不扰民、繁荣不杂乱”表达核心诉求,现场达成多项共识,为后续外摆管理细则优化提供了扎实的实践依据。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