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高新区关东街:垃圾变花肥让萌娃惊喜
“原来我们吃剩的饭菜能变成这么有营养的肥料!”10 月 14 日,东湖高新区永红幼儿园的 “环保小卫士” 们走进当代国际花园湿垃圾处理中心,开启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湿垃圾 “重生” 探秘之旅。此次活动由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东街道办事处主办,武汉拓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与武汉市直属机关永红幼儿园光谷分园联合承办,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全程指导。活动通过“课堂+实地+实践”的创新模式,让幼儿亲身感受垃圾“变废为宝”的全过程,为关东街打造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注入新活力。

14日上午,在永红幼儿园活动厅,幼儿园大班5个班级154名小朋友齐聚一堂,街道垃圾分类专班工作人员带来一堂丰富的垃圾分类知识课,为实地探秘筑牢知识基础。老师们通过播放趣味十足的垃圾分类科普动画,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随后,结合武汉市本地垃圾分类标准,详细讲解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湿)垃圾、其他(干)垃圾四大类别的区分方法,尤其重点介绍了厨余垃圾的具体去向与循环利用价值。为检验学习成果,“垃圾分一分” 模拟游戏热闹上演,孩子们踊跃上台,手持代表不同垃圾的实物卡片,准确投放到对应的分类垃圾桶中,在互动中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

当日上午,大四班32名“环保小卫士” 们在老师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来到当代国际花园湿垃圾处理中心。在关东街垃圾分类专班工作人员引导下,孩子们开启了湿垃圾处理全流程的探秘之旅。工作人员耐心讲解了厨余垃圾从收运、分拣、粉碎、脱水,到最终通过生化发酵转化为有机肥料的完整过程。当看到原本可能散发异味的厨余垃圾,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变成黑褐色、无异味的有机肥料时,孩子们纷纷发出惊叹,直观感受到了科技 “变废为宝” 的神奇力量。工作人员还特意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触摸有机肥料,对比湿垃圾处理前后的巨大变化,让 “循环利用” 的概念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据了解,当代国际花园湿垃圾处理中心是关东街打造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重要成果之一,于2023年6月正式运行,设计最高日处理量为1吨。通过湿垃圾就地处理模式,真正实现了厨余垃圾 “不出小区”,有效减少了垃圾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同时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重新利用,形成了 “垃圾 — 处理 — 资源” 的良性循环。
探秘结束后,“环保小卫士” 们返回幼儿园,随即启动了 “绿色种子计划”。在集中总结环节,孩子们踊跃分享自己的参观感受,“我最惊讶的是垃圾能变成肥料,以后我一定把厨余垃圾分好类!”“原来处理垃圾需要这么多步骤,太神奇了!” 稚嫩的话语中满是收获。随后,在工作人员、老师的共同协助下,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湿垃圾处理中心产出的新鲜有机肥料铺撒到幼儿园的小菜园,亲手播下蔬菜种子。孩子们认真劳作的身影,成为幼儿园里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也象征着环保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正式生根发芽。

幼儿园园长介绍,小菜园是“用爱滋养心灵,用美点亮生活”办园理念的生动缩影。孩子们在这里亲手播种、浇水、观察作物生长,老师用耐心陪伴守护每一份好奇,让爱融入劳作的点滴。当翠绿的叶片舒展、鲜艳的果实成熟,孩子们不仅收获了自然的馈赠,更在发现生命之美的过程中,让生活充满蓬勃的生机与色彩。
关东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联合永红幼儿园开展环保实践活动,是关东街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创新尝试,未来将继续以多样化的形式,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校园、走进家庭,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到绿色环保行动中,共同营造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武汉拓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也为孩子们准备了有机肥、种子及环保小礼品,鼓励他们将环保理念带回家,成为家庭垃圾分类的 “小小宣传员”,为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101号